文言知識:「通假字」

通假是指本應用「甲」字,使用時借用與其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

  • 甲字就是「本字」,乙字就是「通假字」
  • 例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上句中的「說」字通「悅」字,詞義是「愉快」。
    因此,「說」是通假字;「悅」是本字

篇章 例句 通假字 本字 釋義
《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間隔,中斷
《口技》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座位
《大鐵椎傳》扣其鄉及姓字詢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莫春者,春服既成暮春即陰曆三月,春季的末期
《山市》裁如星點
《五人墓碑記》亦曷故哉?甚麼
《五人墓碑記》斂貲財以送其行錢財
《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公輸》子墨子之守圉有餘抵擋
《公輸》公輸盤詘屈服,理屈
《公輸》吾知所以距子矣抵禦,把守
《公輸》公輸盤不說高興
《六國論》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假使、如果
《六國論》暴秦之欲無厭滿足
《勾踐滅吳》句踐之地,南至於句無越王勾踐
《勾踐滅吳》衣水犀之甲億有三千用在整數和零數間計算數目
《勾踐滅吳》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分娩
《勾踐滅吳》令壯者無取老婦把女子接過來成親
《勾踐滅吳》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率領、帶領
《勾踐滅吳》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征賦稅
《勾踐滅吳》而摩厲亡於義摩厲磨礪切磋,磨煉
《天時不如地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背叛,離開
《孔雀東南飛》府吏見丁寧丁寧叮嚀囑咐
《孔雀東南飛》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把女子接過來成親
《孔雀東南飛》蒲葦紉如絲柔韌
《孔雀東南飛》雖與府吏要約定
《孔雀東南飛》合葬華山傍旁邊
《孔雀東南飛》椎床便大怒捶打
《孔雀東南飛》摧藏馬悲哀臓腑
《孔雀東南飛》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器具,也用於嫁女時嫁妝的總稱
《木蘭辭》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夥伴
《木蘭辭》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貼上
《毛遂自薦》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碌碌」指平庸沒有特殊才能
《水滸傳》史進道:「直甚麼?」值得
《出師表》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用在整數和零數間計算數目
《出師表》事無大小,悉以咨之。詢問
《出師表》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揀選
《出師表》必能禆補闕漏缺點
《史記‧呂後本紀》齊王怪之,固不敢飲,詳醉去。假裝
《史記‧項羽本紀》騎皆伏曰:「如大王言!」屈服,順從。
《史記‧項羽本紀》皆為龍虎,成五采。顏色,色彩
《史記‧魏公子列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兵器(鐵錘)
《左傳‧僖公十五年》神所馮依,將在德矣。依仗,依靠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既伏其罪矣屈服,順從。
《幼時記趣》以土礫凸著為邱丘陵
《幼時記趣》昂首觀之,項之為強僵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入則無法家拂士輔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梗塞,不順
《白馬篇》揚聲沙漠垂邊疆;邊境
《石鍾山記》汝識之乎記住
《石鍾山記》陋者及以斧斤考擊而求之敲打
《石鍾山記》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聲音重濁而模糊
《石鍾山記》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絶壁下。傍晚
《伐檀》置之河之幹兮岸邊
《伐檀》胡瞻爾庭有縣鶉兮懸掛
《列子‧仲尼》知而亡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忘記
《老子‧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古代在男子名後加的美稱
《老子韓非列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放縱
《西江月》路轉溪頭忽見。出現
《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父親
《孝經‧聖治》難進而盡中忠誠
《李將軍列傳》殺數人,胡虜益解鬆散,懈怠
《赤壁之戰》死者太半大半、過半
《赤壁之戰》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駐軍,動詞
《赤壁之戰》五萬兵難卒合倉猝
《赤壁之戰》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火焰
《赤壁之戰》將軍禽操,宜在今日。捉拿
《兩小兒辯日》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智慧,聰明,引申為有知識
《叔向賀貧》以沒其身歿
《周處》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全,都
《周禮‧羊人》共其羊牲供給,供應
《孟子.離婁下》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從旁邊跟着
《孟子》緣木求魚,殆有甚焉
《孟子‧二章》直好世俗之樂耳副詞
《孟子見梁襄王》民歸之,由水之歸下也好像
《孟子‧盡心上》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上下。沒有
《屈原列傳》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意義
《屈原列傳》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屈原列傳》厚幣委質事楚信物
《屈原列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骯髒,水不清,形容詞
《岳陽樓記》百廢具興全、都、皆
《岳陽樓記》屬予作文以記之囑託、囑咐
《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修治,這裡指擦拭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尊還酹江月酒杯
《易經‧中孚》虞吉有它不燕安逸,安樂
《易經‧坤卦》而暢于四支手和腳
《虎丘記》傾城闔戶,連臂而至
《邶風‧綠衣》曷維其亡?忘記
《邶風‧靜女》匪女之為美
《邶風‧靜女》愛而不見出現
《邶風‧靜女》愛而不見隱藏,遮蔽
《邶風‧靜女》說懌女美喜愛
《邶風‧靜女》自牧歸荑,詢美且異贈送
《采草藥》淩冬不雕衰落
《促織》聞妻言,如被冰雪覆蓋
《促織》手裁舉剛剛
《促織》翼日進宰明天,第二天
《信陵君竊符救趙》辭決而行訣別
《信陵君竊符救趙》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面對著,面向
《前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禦風憑藉,依靠
《前赤壁賦》舉酒屬客勸酒
《後漢書‧列女傳》君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沒有
《扁鵲見蔡桓公》湯熨之所及也用熱水焐
《扁鵲見蔡桓公》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藥劑
《扁鵲見蔡桓公》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回轉,掉轉
《柳敬亭傳》然必句性情勾畫
《活板》已後典籍皆為板本以後
《活板》板印書籍雕版
《為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一首》唯謂伏事淺,契闊逾三年。從事
《秋水》涇流之大
《秋水》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分辨
《原毀》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語氣詞「了」
《唐睢不辱使命》倉鷹擊於殿上蒼鷹
《唐睢不辱使命》以頭搶地爾罷了
《唐睢不辱使命》輕寡人與表詢問語「嗎」「呢」
《唐睢不辱使命》寡人諭矣知曉,明白
《唐睢不辱使命》故不錯意也置意
《師說》或師焉,或不焉不如此
《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核舟記》舟首尾長八分有奇用在整數和零數間計算數目
《核舟記》詘右臂支船彎曲
《核舟記》左手倚一衡木與「縱」相對
《核舟記》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挑選
《核舟記》右手攀右趾拉,牽
《桃花源記》問所從來,具答之。詳盡
《桃花源記》便要還家邀請
《狼》 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僅僅
《素問》刺郤中大脈,令人僕,脫色。空隙,裂綘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明標著冊曆,見放著文書。現在。副詞
《荀子‧成相》中不上達忠誠
《荀子‧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資質;稟賦
《荀子‧勸學》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勸學》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智慧,聰明
《荀子‧勸學》鞣以為輪使……彎曲
《荊軻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返回
《荊軻刺秦王》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訣別
《荊軻刺秦王》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已經
《荊軻刺秦王》函封,燕王拜送於庭。朝廷
《荊軻刺秦王》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懼怕
《荊軻刺秦王》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欺淩
《荊軻刺秦王》秦王還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記王忠肅公翱事》內所著被襖中收進,放入
《記王忠肅公翱事》皆陽應曰:「諾」假裝
《送東陽馬生序》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手和腳
《送東陽馬生序》言利而色夷和善,愉快
《送東陽馬生序》同舍生皆被綺繡「穿」的意思
《送東陽馬生序》媵人持湯沃灌洗手
《馬說》才美不外見表現
《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嗎,表反詰
《馬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只是
《問說》以大知而察及邇言。明智
《國語‧周語》夫耳內和聲,而口出美言接納
《將進酒》徑須沽取對君酌
《張衡傳》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花紋,條紋
《張衡傳》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圓形
《張衡傳》一時收禽捉拿
《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顯露
《教戰守策》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滿足
《曹劌論戰》小惠未徧普遍,遍及
《望岳》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重(層雲)
《淮南子‧原道》四支不勤手和腳
《淮南子‧道應》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往上跳
《祭十二朗文》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死,逝世
《祭十二朗文》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美味食物
《祭十二朗文》斂不憑其棺給死人穿衣入棺
《莊子‧大宗師》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乎其似世乎!
《莊子‧則陽》不馮其子,靈公奪而裡之。依仗,依靠
《莊暴見孟子章》今王田獵於此打獵
《逍遙遊》旬有五日而後反返回
《逍遙遊》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能,能力
《逍遙遊》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才智
《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才智
《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大海
《逍遙遊》此小大之辯也分別,分辨
《逍遙遊》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分別,分辨
《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變化
《陳涉世家》固以怪之矣已經
《陳涉世家》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宣導、號召
《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披戴,穿上
《陳涉世家》苟富貴,無相忘不要
《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閔凶可憂息的事
《陳情表》零丁孤苦,至於成立零丁伶仃孤獨的樣子
《陳情表》常在床蓐草席
《魚我所欲也》所識窮乏者得我歟?感激
《魚我所欲也》鄉為身死而不受從前
《報任安書》網羅天下放失舊聞放蕩
《報任安書》見獄吏則頭槍地碰撞
《報劉一丈書》幸亡阻我不、不要
《富國》荀子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生也。資質;稟賦
《殽之戰》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對著、朝著
《游黃山記》祗宜近盼天都僅僅
《登泰山記》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彩色
《短歌行》契闊談燕,心念舊恩飲宴、玩樂
《童區寄傳》之虛所賣之集市
《童區寄傳》雖瘡手勿憚
《童趣》項為之強僵硬
《答李翊書》有志乎古者希矣少,罕見
《隆中對》自董卓已來以來
《隆中對》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伸張
《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你,你的
《傷仲永》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牽、引
《塞翁失馬》此何遽不為福乎?難道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壁,可予不?不可
《廉頗藺相如列傳》拜送書於庭朝廷
《廉頗藺相如列傳》召有司案圖查看
《廉頗藺相如列傳》乃設九賓禮於庭古代接引賓客的人
《廉頗藺相如列傳》肉袒伏斧質鐵砧
《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國君號,取「溫和恭敬」之意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應沒有
《愚公移山》寒暑易節,始一反焉返回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一直
《愚公移山》一厝朔東放置
《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聰明
《愚公移山》無隴斷焉指高而不相運的土墩或山丘、高地
《愛蓮說》可愛者甚蕃繁盛,眾多
《蜀道難》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蜀道難》西當太白有鳥道阻擋,遮攔
《詩‧小雅‧六月》吉甫燕喜安逸,安樂
《詩‧小雅‧采薇》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年末
《詩‧小雅‧蓼蕭》燕笑語兮安逸,安樂
《詩‧召南‧草蟲》我心則夷和善,愉快
《詩‧周頌‧我將》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法式,典範,榜樣
《詩‧唐風‧葛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沒有
《詩‧鄭風‧風雨》雲胡不夷?喜悅
《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燕坐于華堂之上安逸,安樂
《遊褒禪山記》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古代在男子名後加的美稱
《遊褒禪山記》 長樂王回深父古代在男子名後加的美稱
《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連詞,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過秦論》陳利兵而誰何。呵問
《過秦論》始皇既沒。歿
《過秦論》而倔起阡陌之中。興起
《過秦論》合從締交,相與為一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過秦論》約縱離衡。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過秦論》天下雲集回應,贏糧而景從。影子
《過秦論》約縱離衡。連橫,戰國時秦對付六國的策略
《鄒忌設齊王納諫》徐公來,孰視之仔細
《夢溪筆談‧夢天寺木塔》人皆伏其精練佩服,信服
《夢遊天姥吟留別》列缺霹靂裂開
《察今》遽契其舟
《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要
《寡人之于國也》無失其時不要
《寡人之于國也》塗有餓莩而不知發道路
《寡人之于國也》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也花白
《滿井遊記》余之游將自此始,惡能無紀?記載
《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裁日閱數人。剛剛
《漢書‧李廣蘇建傳》自苦亡人之地。沒有
《漢書‧馬援傳》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僅僅
《漢書‧馬援傳》裁封數百戶僅僅
《漢書‧馬援傳》裁實城西數畝地,槀葬而已。僅僅
《碩鼠》三歲貫女
《碩鼠》樂國樂國,愛得我直。價值,引申為公正的待遇。
《碩鼠》逝將去女,適彼樂土發誓
《種樹郭橐駝傳》早繅而緒你的
《管子‧小匡》賦斂茲重更加
《管子‧侈靡》錢有實,敬無用,則人可刑也。法式,典範,榜樣
《與宋元思書》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返回
《與宋元思書》橫河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出現
《與宋元思書》蟬則千轉無窮,猿則百叫無絕鳥宛轉地叫。動詞。
《與妻書》吾靈尚依旁汝也依附,接近,動詞。
《與陳伯之書》夫迷途知反,往哲是與返回
《齊桓晉文之事》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法式,典範,榜樣
《齊桓晉文之事》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捧著
《儀禮‧士喪禮》亡則以緇,長半幅。沒有
《墨子‧大取》聖人之法死亡親,為天下也。厚親分也,以死亡之。忘記
《樂羊子妻》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不懂
《滕王閣序》雲銷雨霽,彩徹區明消散
《滕王閣序》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預兆
《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整治
《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水邊
《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不是
《衛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說也擺脫
《論語》默而識之記住
《論語‧子張》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沒有
《論語‧子張》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記住
《論語‧先進》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稀少,稀疏
《論語‧為政》由!悔女知之乎?
《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聰明
《論語‧為政》學而不思而罔迷惑
《論語‧述而》默而知之,學而不厭滿足
《論語‧微子》使子路反見之返回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愉快
《論積貯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缺點
《論積貯疏》大命將泛,其之振救。救濟
《論積貯疏》故其畜積足恃積聚,儲藏
《論積貯疏》今毆民而歸之農驅使
《論積貯疏》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疲憊
《論積貯疏》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橫暴
《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精細
《賣柑者言》將衒外以惑愚瞽乎炫耀
《賣柑者言》賈十倍價格
《賣炭翁》系向牛頭充炭直價錢,代價
《鄭人買履》反歸去之。返回
《鄭人買履》先自度其坐,而置之其左座位
《閰典史傳》城中兵不滿千,戶裁及萬。剛剛
《戰國策‧燕策三》圖窮而匕首見。暴露,呈現,露出來。
《燭之武退秦師》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語氣詞「了」
《燭之武退秦師》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供給,供應
《燭之武退秦師》失其所與,不知明智
《燭之武退秦師》夫晉,何厭之有。滿足
《燭之武退秦師》秦伯說,與鄭人盟。高興
《燭之武退秦師》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侵損,削減
《鴻門宴》距關,毋內諸侯接納
《鴻門宴》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座位
《鴻門宴》具告以事全、都
《鴻門宴》張良出,要項伯邀請
《鴻門宴》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違背,背棄
《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早些
《鴻門宴》今將軍與臣有郤隔閡,嫌怨
《鴻門宴》距關,毋內諸侯把守
《歸去來辭》曷不委心任去留什麼。疑問代詞。
《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日光
《禮記·檀弓下》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記住
《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保持
《離騷》偭規矩而改錯措施
《離騷》進不入以離憂兮遭受
《離騷》忳郁邑餘挓傺兮郁邑鬱悒憂愁苦悶
《竇娥冤》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即「官吏們」
《蘇武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沒有
《蘇武傳》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
《蘇武傳》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已經
《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收藏
《蘇武傳》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告別
《蘇武傳》信義安所見乎?暴露,呈現,露出來。
《蘇武傳》此陵宿昔之所不能忘也。
《蘇武傳》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背叛,離開
《蘇武傳》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衣襟
《蘇武傳》此陵宿昔之所不能忘也。宿
《蘇武傳》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觸龍說趙太后》必勿使反返回
《觸龍說趙太后》沒死以聞冒著
《觸龍說趙太后》奉厚而無勞俸祿
《觸龍說趙太后》日三四裡,少益耆食喜愛
《觸龍說趙太后》而恐太后玉體之有郤也病痛,不舒服
《觸龍說趙太后》太后之色少解消退 鬆弛
《蘭亭集序》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好像,猶如,如同
《蘭亭集序》悟言一室之內面對面
《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往,取
《讀書要三到》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顯露
《觀獵》還歸細柳營立即,馬上